千味醉

位置:首頁 > 人氣美食 > 飲食常識

糉子的風俗從哪裏來

糉子作爲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個美食,它的花樣非常繁多,裏面的餡的選擇多樣,深受大家歡迎。端午節吃糉子是中國人民的一個傳統習俗,而且還會伴隨着許多民俗活動。但是很多人對糉子的風俗並不是非常瞭解,只知道是爲紀念投江的屈原而誕生。但事實上,有關糉子的起源還有別的故事。

糉子的風俗從哪裏來

糉子的風俗從哪裏來

糉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,古稱“角黍”,“筒糉”花樣繁多。端午節吃糉子,這是中國人民的一傳統習俗,並且伴隨着很多的民俗活動,其由來已久。

一、最早出現的糉子

2010年12月,江西德安縣宋代古墓出土了兩個實物糉子,據考證,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實物糉。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“筒棕”,直到現在的每年農曆五月初五,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、洗糉葉、包糉子,這種風俗也流傳到朝鮮、日本及東南亞諸國。

二、關於糉子的傳說

傳說是爲祭投江的屈原而誕生的,那一天便互相送糉子作爲紀念,並且糉子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爲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。

一直到今天,每年農曆五月初,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、洗糉葉、包糉子,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。從餡料看,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糉;南方則有豆沙、鮮肉、八寶、火腿、蛋黃等多種餡料,其中以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。吃糉子的風俗,千百年來,在中國盛行不衰,而且流傳到朝鮮、日本及東南亞諸國。

端午節小孩佩香囊,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,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。香囊內有硃砂、雄黃、香藥,外包以絲布,清香四溢,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,作各種不同形狀,結成一串。因各地習俗的不同,人們給糉子的含義也有所不同,在南方與北方就有着較大的差別。

糉子的風俗從哪裏來 第2張

三、歷史記載

歷史上關於糉子的記載,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《說文解字》。“糉”字本作“糉子糉”,《說文新附●米部》謂“糉,蘆葉裹米也。從米,葼聲。”《說文解字·冬部》:“葼,斂足也。”意爲鳥飛時收 朱宣鹹中國畫《端午佳節》斂腿爪。《集韻●送韻》:“糉,角黍也。或作糉。”糉子又名“角黍”,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《風土記》:“仲夏端五,方伯協極。享用角黍,龜鱗順德。注云:端,始也,謂五月初五也。四仲爲方伯。俗重五月五日,與夏至同。(同 “鴨”),春孚雛,到夏至月,皆任啖也。先此二節一日,又以菰葉裹黏米,雜以粟,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,二節日所尚啖也。……裹黏米一名‘糉’,一名‘角黍’,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。”明代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中,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,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,所以稱“角黍”或“糉”。明清以後,糉子多用糯米制作,這時就不叫角黍,而稱糉子了。

文獻載,南朝梁時號稱“山中宰相”的陶弘景曾隱居陶山,人稱陶公。陶公闢地種藥,以藥草爲民驅疫療疾。自此地方百姓每逢端午,便用陶公所教的藥草煮糉,以防病健身。《江南靖士詩稿·端午陶山品糉》詩:“五日山村鮮角糉,褪繩解箬氣猶溫。淡黃應漬陶公草,膏飯舌翻香陣噴。”詩承載了糉子藥食同一的歷史,也反映了一種藥食同源的文化。

糉子的風俗從哪裏來 第3張

看了以上有關糉子的風俗的相關知識,是不是對糉子的起源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。種子自身作爲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,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。如今,糉子也開始流傳的越來越廣,在朝鮮,日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,大家端午節到來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吃糉子啊。

標籤:風俗 糉子